- 林鹏,郑洪,张长弓,杨黄浩,李东辉,许金钩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快速响应热敏高分子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 [P(NIP co AA) ],通过改变丙烯酰胺的含量可以改变高分子的临界溶解温度 (LCST) ,使之用于不同用途。其中 ,将相转变温度 (Ttr)在37℃的热敏高分子用于免疫分析的载体 ,建立了夹心型荧光免疫分析兔IgG的新方法。与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 (PNIP)作载体相比 ,两者灵敏度相当 ,但由于相转变温度的提高 ,使得免疫反应的温度更接近于生物体的生理环境 ,并使免疫反应速率得到提高。该方法线性范围为 0~ 10 0 0 μg L ;检出限为 10 μg L。用于兔血清中兔IgG的测量 ,结果令人满意
2003年0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徐永群,黄昊,周群,周红涛,胡世林,孙素琴
以赤芍的红外指纹图谱为依据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来自 18个产地的赤芍进行了聚类分析。可将18个产地大致分为 6类 ,这一分类与地理位置有较明显的对应关系 ,同一区域内赤芍的性能较为相似 ,可作为传统中医界对赤芍药材质量评价的依据。用径向基函数人工神经网络法预测了 4 5个赤芍样本的产区 ,结果表明 ,径向基函数人工神经网络法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用它可鉴别赤芍的产区。可为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一个快捷、准确、可行的鉴别方法
2003年01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引用频次:11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何新亚,周小棉,林炳承
将毛细管电泳技术用于定性和定量评价互补单链脱氧核糖核酸 (DNA)的退火反应 ,从电泳信号能直接观察退火效率。解释了双链DNA的电泳迁移特性 ,对DNA产品基质中的NaCl浓度进行了测定 ,考察了DNA样品中NaCl浓度对进样的稀释效应。在所应用的实验条件下 ,NaCl浓度在 2 0mmol L以内稀释效应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
2003年01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庄乾坤,金龙珠,梁文平2003年01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靳焜,周宇涵,彭勤纪,苗蔚荣,程侣柏
用1 H ,1 3CNMR和多种二维核磁共振谱表征了本系列化合物的结构 ,完成了1 H和1 3CNMR谱带的归属 ,测定了氟原子对各质子和碳原子的偶合常数 ,探讨了影响偶合常数大小的因素。
2003年01期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2003年0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建晴,冯小花,双少敏,董川
对 7种喹诺酮类药物的液氮低温荧光 (LTF)、低温光 (LTP)、滤纸表面室温光 (PS RTP)、滤纸表面室温荧光 (PS RTF)及延迟荧光 (PS DF)光谱进行了对比研究。各个药物的LTF、LTP、PS RTP、PS RTF及PS DF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在 2 80~ 2 90nm范围内 ,最大发射波长λem在 4 30~ 4 5 0nm范围内。考察了溶液酸度对 7种喹诺酮类药物的各种光谱强度及波长的影响。实验表明 :各种光谱均在酸性溶液中有较强发射 ,中性溶液次之 ,碱性溶液最弱。研究了PS RTP或PS DF的寿命和偏振性。结果表明 :喹诺酮类药物的PS RTP或PS DF的寿命均在 0 .1s数量级 ,属于长寿命光或延迟荧光 ,而其PS RTP或PS DF为非完全偏振光。
2003年01期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杜国华,杨海鹰,顾洁,蔺玉贵
分析了各种工艺的重油样品近 30 0种 ,通过各样品的薄层色谱图提取了谱图识别的特征变量 ,实现了由TLC FID谱图识别样品类型的目的 ,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方法将谱图数据特征与洗脱色谱法 (elutingchromatography ,简称EC[2 ] 法 )进行了关联 ,从而用于重油样品的烃族组成分析 ,预测结果与EC法相符。
2003年01期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范国梁,宋崇林,张延峰,隋静,阎颖,周维义,姜东峰,刘春宇
使用VisualBasic和QBasic程序 ,分别在Excel和DOS上 ,在不做任何化简的情况下 ,对塔板理论描述的柱内和柱外组分浓度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符合线性分配的样品组分在色谱柱内存在 3种不同的浓度分布形态 ,在色谱柱外则都是拖尾峰形态。分析了不同分配比对柱内和柱外浓度分布曲线最高点和次高点的影响。
2003年01期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翟俊辉,黄惠杰,杨瑞馥,任冰强,赵永凯
为了利用光纤传感器实现对细菌核酸分子的特异性和相对快速检测 ,我们使用直径 1mm的石英光纤和 6 35nm激光二极管 ,利用倏逝波原理制作了光纤生物传感器。光纤经过处理后产生醛基化基团 ,然后与核酸分子进行共价结合。通过 3个实验来验证传感器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荧光素溶液直接检测 ,使用互补模式寡核苷酸分子 (2 5mer)进行核酸杂交模式实验和设计嗜肺军团菌一段特异性探针与荧光标记嗜肺军团菌染色体DNA杂交。结果表明 :光纤检测荧光素的灵敏度可达 0 0 1nmol L ,而生物芯片扫描仪最低可检测到 1nmol L的荧光素 ;模式寡核苷酸杂交表明 :光纤传感器可以特异性地检出目的核酸分子 ,灵敏度可达纳克级水平 ;染色体杂交结果显示在正常检测浓度下 ,光纤检测军团菌之信噪比达到了 6∶1,同时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检测时间约需要 3~ 4h。我们构建的光纤生物传感器可以用于核酸分子的特异性检测 ,并且具有较好的灵敏度 ,对光纤表面修饰、样品处理和杂交过程的优化可望使之应用于实际标本的检测。
2003年01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彭欣,陈国树
研究发现 ,在硫酸介质中 ,痕量砷 能灵敏地阻抑铬 催化高碘酸钾氧化间磺酸基偶氮氯膦褪色的指示反应。研究了阻抑褪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及动力学参数 ,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砷 的新方法。其测定范围为 0 .0~ 16 μg砷 L ;检测限为 4 .0× 10 - 7g L砷 。该法用于大米、黄豆、豌豆和玉米中痕量砷 的测定 ,结果满意。
2003年01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黄美华,李益恒,余灿辉
在 0 .0 8mol L磷酸溶液中 ,锑 邻苯三酚红络合物产生一灵敏的吸附波 ,加入硫脲对峰高有增敏作用。峰电位在 - 0 .30V(vs .SCE)左右 ,峰高与锑浓度在 4 .1× 10 - 1 0 ~ 2 .1× 10 - 6 mol L间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2× 10 - 1 0 mol L。并进行了机理研究。方法应用于铜合金中锑的直接测定 ,结果满意。
2003年01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杜黎明,许庆琴,曹玺珉,梁利利,霍雅琼
提出了一种基于胶束增稳荷移反应测定洛美沙星的紫外分光光光度法 ,研究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吡啶 (CPB)胶束体系中电子给体洛美沙星与电子受体四氯对苯醌之间的荷移反应产物的紫外光谱性质。发现CPB对洛美沙星与四氯对苯醌的荷移反应络合物有显著的增稳效应。洛美沙星的浓度在0 .8~ 5 4mg 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r =0 .9994。在测定波长 32 3nm处 ,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3.5 6×10 - 4L·mol- 1 ·cm- 1 。本方法用于片剂中洛美沙星含量的测定 ,其回收率为 97.8%~ 10 0 .5 % ,相对标准偏差为0 .9%~ 2 .4 %。
2003年01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2003年01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朱国辉,朱展才,薛珲,陈毅玲
报道了Pd 与碘离子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游离碘使异硫氰酸荧光素荧光猝灭 ,借此异硫氰酸荧光素为荧光指示剂间接测定钯的新方法。在pH 6 .0 0的条件下 ,异硫氰酸荧光素的最大激发波长为 4 85nm ;最大发射波长为 5 15nm。钯含量在 2 0~ 2 0 0ng L范围内与体系的荧光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6 .4ng L。本法具有灵敏度高、费用低、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 ,用于样品分析 ,结果令人满意。
2003年01期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蕾,徐智秀,张孝松,邵学广
建立了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分离测定四环素类药物的新方法。采用DiamonsilTM C1 8ODS(2 5 0mm× 4 .6mmi.d ,5 μm)色谱柱 ,以甲醇 乙腈 0 .0 1mol/L草酸为流动相 ,流速 1.0mL/min ,2 70nm检测 ,在10min内分离检测四环素等 7种化合物。同时还研究了流动相组成、梯度条件、pH值、草酸浓度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2003年01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永华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测定河流沉积物中可酸挥发硫化物的方法。顶空色谱峰面积 (A)与硫含量存在双对数线性关系 :logA =2 .0 0 7logC(μg) +2 .6 35 ,相关系数为 0 .997,直线斜率与理论值一致 ,线性高度显著。 5次测定某沉积物可酸挥发硫化物含量 2 .12 7mg kg ,相对标准偏差为 7.4 4 %。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比较 ,相对误差为 0 .5 %。该方法简单 ,结果准确 ,分析快速
2003年01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周方钦,杨柳,龙斯华,易兰花
以三异辛胺萃淋树脂为微型柱固定相 ,采用流动注射在线预浓集与火焰原子吸收法联用技术 ,对微量钯的测定进行了研究。在 0 .5mol L的HCl介质中以 7.8mL min的速率采样 90s再用 0 .1mol L硫脲 0 .5mol LHCl洗脱 ;在 2 7h- 1 的采样频率下 ,浓集系数为 5 0倍 ,浓集效率为 2 2 .5min ,消耗指数 0 .2 3mL。线性范围为 0~ 10 0 0 μg L ,检出限为 0 .34μg L。钯含量水平 5 0 μg L时 ,连续 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2 .6 % ,并对加氢催化剂中的钯进行了加标回收率实验 ,回收率为 99.3%~ 10 1.2 %。
2003年01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陈国防,尤进茂,张玉奎
采用新型的紫外、荧光衍生试剂咔唑 9 乙基氯甲酸酯 ,对 15种脂肪醇柱前衍生的反应条件 ,包括反应温度、催化剂的选择、衍生化时间等 ,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 :催化剂选用吡啶 ,反应温度 80℃ ,时间 15min ,衍生化具有最大且恒定的检测响应。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衍生产物进行分析 ,同时对衍生物的分离进行了优化选择 ,达到了较好的基线分离。检测限为 13.3~ 93.5nmol L。
2003年01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2003年01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谢志海,王亚婷,郎惠云
呋喃妥因在氨性溶液中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生成黄色沉淀 ,经流动注射在线分离 ,原子吸收法测定沉淀中的银 ,可间接测定呋喃妥因的含量 ,本法的测定结果与药典法一致。线性范围为 2 4~ 12 0mg L ;RSD <2 5 %。采样频率为 6 0次 /h。
2003年01期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蒋治良,邹节明,王力生,覃爱苗
三氯乙酸 (TCA)与酪蛋白、明胶、γ 球蛋白、HSA、BSA结合形成缔合微粒 ,均使体系的共振散射信号显著增强 ,在 4 70nm处产生一共振散射峰。在选定条件下 ,几种蛋白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I4 70nm 呈线性关系。建立了定量测定蛋白质的共振散射光谱分析新方法。该法操作简便 ,灵敏度高 ,线性范围宽 ,重现性较好 ,可用于多种蛋白质的测定。本法应用于合成样品及人血清样品中蛋白质的定量分析 ,结果满意。
2003年01期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引用频次:7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剑波,左澎,叶鹏,杨宇翔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迭氮法固定了辣根过氧化物酶 ,其作为催化剂用于荧光法测定过氧化物 ,并探讨了固定酶测定过氧化物的最佳条件 ,如溶液pH值、温度、反应时间、荧光剂用量等。结果表明 :酶固定化后 ,反应pH值范围变宽 ,为pH 5 .0~ 7.0和 7.5~ 9.0 ,最佳pH为 7.8左右 ;酶的热稳定性与储存稳定性也都得到提高 ,在室温下便可用固定酶进行长时间测定 ,且可较长时间保存。采用固定酶制成的酶柱用于HPLC测定过氧化物 ,固定酶可反复使用 ,简化了测定操作 ,并降低了成本
2003年01期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严金龙,吕志敏,董锐
研究了质子化壳聚糖吸附钼 的性能和机理。在弱酸性 (pH 4 .5的NaAc HAc缓冲溶液 )介质中 ,钼 以MoO2 -4形式吸附在质子化的壳聚糖上 ,吸附反应在 2 0min内可达到平衡 ,饱和吸附容量为 18.4mg g。详细研究了影响吸附过程的有关参数 (如介质酸度、吸附速率、吸附容量 )和脱附最佳条件。方法用于水体中微量钼 的富集测定 ,结果满意
2003年01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汪乐余,郭畅,李茂国,许发功,朱昌青,王伦
报道了无机纳米溶胶CdS的合成 ,并对其进行了功能化修饰。研究了功能性CdS纳米溶胶的荧光性质。对小牛胸腺DNA进行了定量测定 ,考察了各种影响因素 ,在最佳实验条件下 ,该方法的线性区间 0 .1~1 5mg L ,检测限为 0 .0 18mg L。与传统的有机染料相比 ,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
2003年01期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引用频次:7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陈虹,黄湘源
在pH =3.2乙酸 乙酸钠缓冲介质中 ,研究了铬 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对 氨基二甲替苯胺盐酸盐和N ,N 二甲基苯胺的氧化偶联反应及其机理 ,建立了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铬 的新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 0~0 .12mg L ;检出限为 1.0× 10 - 7g L ;相对标准偏差为 0 .12 %,直接用于水中铬 的测定 ,结果满意。
2003年01期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冯玉,姜玮,王乃兴,赵文渊
详细研究了钕 依诺沙星 (ENX)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MAB)体系的常规吸收光谱和导数吸收光谱性质 ,发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Nd ENX体系吸收强度有增强作用。采用二阶导数光谱不仅消除了有关干扰 ,而且灵敏度较常规光谱法提高了 7.2倍。探讨了利用该体系以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钕的最佳条件及影响因素。在最佳实验条件下 ,Nd的浓度在 1.2× 10 - 5~ 2 .7× 10 - 4mol L范围内与体系吸光度的二阶导数呈线性关系 ;检测限为 1.0 4× 10 - 5mol L(S N =2 )。利用该体系对稀土样品中的钕含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2003年01期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阎正,张亚莉,冯天铸,周文英,马晓莉
建立了怀牛夕等 5种中草药中六六六及滴滴涕异构体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以石油醚 +丙酮在索氏提取器中提取 ,提取液以浓硫酸净化。采用SE 30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分离样品 ,GC ECD检测六六六、滴滴涕农药的残留量。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5 .7× 10 - 7~ 2 .8× 10 - 4μg ;最小检测量为 1.3× 10 - 1 4~ 2 .5×10 - 1 2 g ;加样平均回收率为 88.8%~ 99.1% ;RSD为 0 .9%~ 5 .3%。
2003年01期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引用频次:9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黄应平,蔡汝秀
在胶束Tween 80介质中 ,研究了以血红蛋白 (hemoglobin ,Hb)作为过氧化物模拟酶、隐性亮绿(recessivebrilliantgreen ,RBG)为氢供体底物、溶解氧为受氢体的酶催化反应特性。在pH 5 .6 4 (NH4 ) 2 HPO4 KH2 PO4 缓冲溶液中 ,利用模拟酶对溶解氧作为受氢体催化RBG氧化生成亮绿 (brilliantgreen ,BG)而拟定了测定Hb含量的新方法。讨论了胶束介质对酶体系催化反应的影响及酶催化反应的可能机理。
2003年01期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赵美萍,李元宗,常文保
环境中分布或残留的化学物质对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内分泌系统的不良影响已引起广泛关注。在已发现的数十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中 ,壬基苯酚、辛基苯酚、双酚A和 2 ,4 二氯酚等以其相似的结构特征和类雌激素活性逐渐被划分为一类新的分析研究对象 ,称为酚类环境雌激素。本文综述了这些物质的主要来源和分布及其分析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重点评述了一些新的分析技术如基体固相分散萃取法 (MSPD)、分子印迹聚合物法 (MIP)、荧光分子传感法 (FMS)和生物识别 化学分析联用法等在上述物质的分析测定中的应用。比较了GC MS和LC MS等测试手段用于分析此类物质的优势和各自的局限性 ,并展望了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本文引用文献共 5 4篇
2003年01期 103-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引用频次:14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7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陆晓军,鞠熀先
对电化学DNA传感器的组成及其在DNA损伤研究、环境污染监控、病原基因检测、基因疾病诊断和药物机理分析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
2003年01期 11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殷学锋,沈宏,方肇伦
报道了在普通化学实验室中设计和加工玻璃微流控芯片的方法。用AdobeIllustrator 8.0软件设计微流控芯片图形 ,通过高分辨率激光照排机在照相底片上制得光刻掩模。用商品匀胶铬板表面的 14 5nmCr 5 70nmAz 180 5光胶层作为保护层 ,在 5 0℃刻蚀液 (1mol LHF +1mol LNaF)中 ,刻蚀速度为 2 μm min。通过彻底洗净加工好的玻璃基片 ,提高了芯片热键合的质量和成品率。制得的芯片已成功地用于氨基酸分离和PCR扩增。
2003年01期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引用频次:17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9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魏永巨,刘翠格,默丽萍,王庆林2003年01期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邰超,邹洪,谷学新,郭启华2003年01期 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陈帆,程亚倩,叶明德2003年01期 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凌建亚,张长铠,孙迎节,吕鹏,薛久刚,王延兵2003年01期 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陈振宁,梁志华2003年01期 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东辉,岳京立,汪敏,陈连山2003年01期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夏海涛,刘玉芬,侯进龙2003年01期 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陈友存,陈文章,刘光祥2003年01期 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立庆,王霞,吕英,李菊清2003年01期 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