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

特约来稿

  • 从电化学和微生物学角度分析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硫污染物的机理

    梁方圆;邓欢;赵峰;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是一种有前景的去除废水中硫污染物的技术。本文在生物膜电极反应机理的基础上,讨论电极反应和微生物在MFCs处理硫污染物过程中的作用,论证了其处理机制和影响因素,总结了反应器构型、分离器类型、电极材料和催化剂,以及硫的回收和电极再生。此外,通过核算对比MFCs和典型的厌氧生物技术处理含硫废水的成本和收益对MFCs去除废水中硫污染物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估。

    2013年08期 v.41 1133-1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0K]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研究报告

  • 大气中气相和颗粒相三氟乙酸浓度测定

    胡瑕;吴婧;翟紫含;张博雅;张剑波;

    建立了我国大气中气相和颗粒相三氟乙酸(Trifluoroacetic acid,TFA)的采集和分析方法。采用环形扩散管-滤膜联用装置分离气相和颗粒相,利用环形扩散管的碱性涂层吸附气相TFA,石英滤膜吸附颗粒相物质。对气相和颗粒相样品分别处理,以2,4-二氟苯胺作为衍生剂,与TFA反应生成TFA的苯胺产物,采用GC/MS进行分析。本方法在0.31~4.91μg/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2=0.9991),检出限为66 ng/L。采样装置回收率为(101±3)%,当采样量为48 m3,TFA大气浓度检出限为31 pg/m3。于2012年4~10月在北京大学采样点采集大气,测得其中TFA总浓度在501~7447 pg/m3范围,TFA在气相中的浓度大于在颗粒相中的浓度,气固分配系数Kp随温度变化。

    2013年08期 v.41 1140-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免疫亲和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猪肉中6种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残留量

    李贤良;游丽娜;郗存显;唐柏彬;王国民;张雷;赵华;

    建立了猪肉中6种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残留量的免疫亲和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AC-LC-MS/MS)分析方法。酶解后的样品用乙醚提取,提取液浓缩后用三氯甲烷溶解,NaOH溶液反萃取,经免疫亲和柱富集和净化后,采用LC-MS/MS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在Shimadzu Shim-pack VP-ODS C18反相柱上分离,梯度洗脱,流动相为乙腈和2 mmol/L乙酸铵溶液;质谱采集为电喷雾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6种目标物的线性范围为0.5~200μg/L,相关系数(R)大于0.999,定量限(LOQ)在0.05~0.63μg/kg之间;添加浓度在1.0~5.0μg/kg范围内,方法回收率为71.3%~93.7%,相对标准偏差在3.7%~9.7%之间。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猪肉样品中痕量玉米赤霉醇类药物残留的测定。

    2013年08期 v.41 1147-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K]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多孔膜萃取/微捕集方法及在线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

    赵迪;沈铮;闫晓辉;吴大朋;丁坤;关亚风;

    基于多孔膜萃取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和微捕集技术,构建了一套水中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Compounds,VOCs)样品前处理装置,可自动、在线、连续完成水中挥发性有机物萃取、富集、热解析,传输给气相色谱分离检测。实验分别对膜萃取材料、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吹扫气流速等进行了系统优化,并用于氯仿、1,2-二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甲苯、四氯乙烯、乙苯、氯苯、苯乙烯9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膜萃取/微捕集装置,与气相色谱联用,在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30 min,吹扫气流速8 mL/min条件下,采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FID),对氯代烃的检出限达到0.003~0.041μg/L,精确度为2.7%~13.0%,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36,适用于在线检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

    2013年08期 v.41 1153-1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Gd~(3+)/Yb~(3+)掺杂ZnO量子点作为双模式磁共振/CT成像探针

    孙国英;齐晓妍;薛冬桦;薛伍曹;郑子明;

    基于结合磁共振成像(MRI)的高空间分辨率和CT成像的深穿透能力设计思想,在乙醇溶液中水解醋酸锌、醋酸钆和醋酸镱,制备了油酸稳定的Gd3+/Yb3+掺杂ZnO量子点(ZnO∶Gd/Yb),并对其表面进行了氨基修饰。研究了ZnO∶Gd/Yb量子点的弛豫性能、X射线吸收性能、细胞毒性及体外MRI和CT成像。当Zn2+,Gd3+,Yb3+的摩尔比为1.0∶0.12∶0.20时,ZnO∶Gd/Yb量子点展现了最高的弛豫效率6.06 mmol/(L.s)对X-射线的吸收能力也显著高于临床CT造影剂碘比醇。体外MRI和CT成像实验表明,当Gd3+的浓度为1.5 mmol/L时,T1加权MRI信号明显增强,当Yb3+的浓度为5 g/L时,可呈现清晰的CT图像。细胞毒性实验表明,ZnO∶Gd/Yb量子点的浓度低于1.5 mmol/L(Gd3+)时,量子点的毒性相对较低。

    2013年08期 v.41 1159-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用于高度降解mRNA样本的非反转录基因表达量测定方法

    唐晓闻;李桂梅;邹秉杰;刘敏;周国华;

    许多生物样本(如石蜡包埋组织样本)中的mRNA易断裂为小片段,利用传统方法检测较困难。为了测定高度降解的mRNA,本研究针对待测mRNA短片段设计一对探针,当探针与待测模板杂交后,通过连接反应将两条探针5'与3'端相连,连接产物作为PCR扩增模板进行实时荧光定量检测,从而对待测mRNA进行定量测定。以人ACTB基因为待测靶标,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待测靶标及与待测靶标序列不同的RNA片段,分别考察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并检测肺癌石蜡切片样本中ACTB基因的表达量,与传统的反转录定量PCR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本方法的检出限为150 fmol/L,定量线性范围为150 fmol/L~300 pmol/L,并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在对石蜡包埋组织样本中的基因表达量检测时,本方法扩增检测CT值比反转录实时定量PCR小,表明本方法更适合对高度降解的mRNA样本进行定量测定。

    2013年08期 v.41 1165-1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ITO玻璃芯片上温度分布对成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张晓娟;杨忠;王振宇;胡宁;黄小玲;郑小林;曹毅;杨军;

    为了研究不同温度对小鼠成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在ITO玻璃芯片上加载电场形成一定的温度分布。在不同温度(38、39、40和41℃)所对应的区域加工相同尺寸的PDMS微型培养腔室用于小鼠成肌细胞的培养。通过对芯片上培养的小鼠成肌细胞连续5 d的热刺激(30 min/d),研究不同温度短期热刺激对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形态显微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一定的温度刺激对小鼠成肌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其中40℃刺激后的细胞数目增加最明显。在总刺激时间(30 min)相同情况下,短时多次热刺激的效果更理想,细胞增殖指数最高可达38.39。

    2013年08期 v.41 1171-1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磁性石墨烯固相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和绿茶中酰胺类除草剂残留

    白沙沙;李芝;臧晓欢;王春;王志;

    采用磁性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作为磁性固相萃取剂进行磁性固相萃取,再进行分散液液微萃取,采用气相色谱建立了高灵敏测定环境水样和绿茶中5种酰胺类除草剂残留的方法。对影响萃取效率的诸因素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条件下,5种酰胺类除草剂的富集倍数在3399~4002之间,甲草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丁草胺和丙草胺浓度在0.1~50μ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在0.9973~0.9993之间,检出限在0.01~0.03μg/L范围内。本方法应用于河水、自来水和绿茶样品的分析,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0.2%~108.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8%~5.8%之间。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富集倍数高。

    2013年08期 v.41 1177-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1K]
    [引用频次:9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血清代谢组前处理中的除蛋白及衍生方法

    蔡品品;卢红梅;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代谢组学研究中血清样本的前处理方法进行考察,研究蛋白去除和衍生化两个步骤对血清代谢物分析的影响。对血清样本和质控(Quality control,QC)样本的图谱进行峰相对标准偏差(RSD)计算,全谱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信息量的计算以及代谢物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QC样本和血清平行样的峰面积RSD均小于10%,PCA分析结果及信息量计算结果都表明这些前处理方法重复性及可靠性良好,适用于代谢组学研究。4种前处理方法所得代谢图谱的PCA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除蛋白试剂和衍生化试剂对代谢物谱存在不同的影响,其中衍生化试剂的影响大于除蛋白试剂的影响。信息量计算显示MSTFA组图谱的信息量(约8.9)大于BSTFA组的信息量(约8.7)。对血清样本定性共得到44种代谢物,MSTFA组血清样本特有代谢物5种,BSTFA血清样本特有代谢物6种。对定性结果进行分析后建议:当需要研究极性氨基酸和短链脂肪酸时,采用BSTFA作衍生化试剂较合适;而当需要研究非极性氨基酸和长链脂肪酸时,采用MSTFA作衍生化试剂较合适。

    2013年08期 v.41 1183-1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替考拉宁手性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萘哌地尔对映体及分离机制

    何小梅;姚誉阳;Ndorbor Theophilus;何华;骆雪芳;肖得力;熊雄;

    在极性有机相条件下用替考拉宁手性柱(Chirobitotic T)直接分离萘哌地尔对映体。考察了三乙胺、醋酸的浓度、比例及柱温、流速对拆分的影响。应用Molecular operation Environment(MOE)软件模拟R/S-萘哌地尔与替考拉宁的相互作用,结合热力学参数探讨其分离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甲醇中三乙胺和醋酸的浓度变小,分离度增大;三乙胺与醋酸的体积比为1∶1时,分离度最好。温度和流速的升高都会使分离度降低。优化后条件为:流动相为甲醇-三乙胺-醋酸(100∶0.002∶0.002,V/V),流速1 mL/min,柱温30℃。在此条件下,萘哌地尔对映体达到了最佳分离,分离度为2.0,理论塔板数达到5100。结合热力学参数和分子模拟结果表明,引起手性识别的主要作用力包括氢键、立体阻碍和π-π作用力。

    2013年08期 v.41 1188-1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4K]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在线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食品中金刚烷胺的残留

    艾连峰;马育松;陈瑞春;郭春海;康占省;

    建立了在线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食品中金刚烷胺的残留。样品用甲醇-1%三氯乙酸或乙腈提取,提取液用阳离子交换在线净化柱(Cyclone MCX)净化,5%氨水-甲醇溶液将分析物洗脱转入至Capcell Pak MG C18分析柱,经色谱分离后,用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的定量限(LOQ)牛奶为0.25μg/kg,动物组织和鸡蛋为0.5μg/kg,在0.1~20μ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5。方法在3个水平的添加回收率为83.3%~93.6%,相对标准偏差在3.5%~5.9%之间。方法简单快速,回收率高,重现性好,适用于动物源食品中金刚烷胺残留的定量及确证分析。

    2013年08期 v.41 1194-1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5K]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于聚吡咯修饰膨胀石墨电极的甲胎蛋白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陈学梅;谢爱娟;孔泳;杨艳伟;丁小峰;周民;

    构建了测定人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此免疫传感器的制备采用恒电位法在膨胀石墨(EG)电极表面合成聚吡咯(PPy),再以戊二醛(GA)作为交联剂,固定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的AFP抗体(HRP-anti-AFP)。此免疫传感器在含AFP的溶液中于35℃温育50 min后,再在传感器表面修饰普鲁士蓝(PB)作为电子介体,抗原抗体免疫结合产生的免疫复合物会导致HRP对PB催化氧化的效率降低。在优化条件下,AFP的浓度在0.01~300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25 pg/mL(S/N=3)。这种基于PPy修饰EG电极的免疫传感器制备简单,灵敏度高且价格低廉,有望成为一次性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2013年08期 v.41 1199-1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毛细管电泳法表征离子液体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赵新颖;郭淑元;陈凡;屈锋;罗爱芹;

    基于毛细管区带电泳考察了不同离子液体的阳离子母核、烷基侧链碳原子数目和阴离子组成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影响,以及离子液体[C4mim]BF4与肌红蛋白、牛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牛凝血酶和转铁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亲和毛细管电泳法比较了[C4mim]BF4与上述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计算得到结合常数Kb分别为1.24×107 L/mol,1.23×106 L/mol,5.75×104 L/mol和5.60×104 L/mol。结果表明,转铁蛋白、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牛血清白蛋白与离子液体的相互作用依次减弱,存在1~2个数量级的差异。结合毛细管区带电泳和亲和毛细管电泳模式可实现离子液体与多种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定性与定量表征。

    2013年08期 v.41 1204-1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联萘酚在涂敷型淀粉衍生物手性固定相上拆分中的吸热保留及对映体洗脱顺序反转

    张华;郭丹丽;邓毓文;姚碧霞;翁文;

    在正相条件下,探讨了手性化合物联萘酚、联萘酚二醋酸酯、联萘酚二磺酸酯、二溴代联萘酚、氢化安息香以及萘普生在涂敷型淀粉衍生物手性固定相Lux Amylose-2上的拆分,考察了流动相中极性醇添加剂的种类及含量、柱温等对手性拆分及对映体洗脱顺序的影响。氢化安息香获得理想的拆分,分离度可达17.76;联萘酚二醋酸酯、联萘酚二磺酸酯和二溴代联萘酚得到基线或部分分离,分离度分别为3.43、2.56和1.47;萘普生未得到拆分。联萘酚拆分中观察到溶剂诱导及温度诱导对映异构体洗脱顺序反转的现象,R-联萘酚表现出少见的吸热保留特征。结合这些现象对手性识别机理进行了探讨。

    2013年08期 v.41 1209-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二氧化锆包覆的二氧化硅核壳型填料的制备及在选择性吸附磷脂中的应用研究

    姚凯;薛芸;吴谦;李静;王彦;闫超;

    提出了一种基于ZrO2/SiO2核壳型材料吸附磷脂的分析方法。首先利用NH3/H2O内部水解法制备了含不同比例ZrO2包覆的ZrO2/SiO2核壳型颗粒,并通过电镜和紫外吸收漫反射图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证明在SiO2表面包覆有ZrO2材料。采用RP-HPLC-ELSD(Reversed phase-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以甲醇-水(含醋酸铵)为流动相,优化并建立了5种磷脂的分析方法。在以上基础上将ZrO2/SiO2核壳型材料制成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小柱,以5种磷脂标准品为研究对象,用RPLC-ELSD方法评价了SPE小柱吸附磷脂的效率。发现包覆有3.5%和7%ZrO2的ZrO2/SiO2核壳型材料吸附磷脂的能力均强于单纯的ZrO2材料,且3.5%的ZrO2/SiO2核壳型材料吸附效果最好,并将其初步应用于血清中磷脂的选择性吸附,结果表明,通过SPE富集后,能检测到更多的磷脂类代谢产物。

    2013年08期 v.41 1214-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直接检测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乙腈

    张燕;潘素素;朱志强;张兴磊;徐高四;魏益平;陈焕文;丁健桦;

    人体呼出气体携带大量的生理病理信息,在临床诊断和代谢组学研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未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条件下,采用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EESI-MS)技术直接测定呼出气体中乙腈分子。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结合多级串联质谱,有效地获得了人体呼出气体中乙腈含量的信息。对气相乙腈的检出限为5.71 pL/L,线性范围为76.4~1910 pL/L。以两名健康志愿者呼出气体为实例,实际检测了其中乙腈的含量分别为134.49和104.40 pL/L,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6.3%和7.2%。结果表明,本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分析速度快、特异性强,能够承受呼出气体中复杂基体的影响,适合于呼出气体中痕量乙腈的直接半定量检测,也可为呼出气体中其它小分子物质的检测提供新思路。

    2013年08期 v.41 1220-1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7K]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顶空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用于白术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刘文涵;何晶晶;滕渊洁;

    采用高温顶空液相萃取再转移的方法,对中药白术中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分离富集,采用顶空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LP-LPE/GC-MS)联用法进行测定,并与传统水蒸汽蒸馏法(SD)提取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对比。对各种测定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最佳萃取条件为:1.0 mL PEG 400为高温萃取剂,样品用量1.2 g,萃取温度120℃,萃取时间60 min,再将萃取剂用1.0 mL正己烷进行反萃取后进行GC-MS分析;采用HS-LP-LPE/GC-MS鉴定了33个组分,占总组分含量93.18%;SD鉴定了31个组分,占总组分含量97.12%。两种方法共同检测到的组分有29个,均以苍术酮(Atractylone)含量最高。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提取的组分基本相同,可用于白术挥发性成分的测定。

    2013年08期 v.41 1226-1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K]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石墨烯-壳聚糖/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同时测定亚硫酸根和亚硝酸根

    汪雪;李辉;吴敏;葛淑丽;朱妍;王清江;何品刚;方禹之;

    采用滴涂法得到了石墨烯(GR)-壳聚糖(CS)修饰的玻碳电极(GCE),再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将HAuCl4直接还原成金纳米粒子,沉积在GR-CS表面,制得了GR-CS/AuNPs GCE修饰电极。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别对制备的GR和构建的修饰电极GR-CS/AuNPs GCE进行了形貌表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SO32-和NO2-在GR-CS/AuNPs GCE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此修饰电极对SO32-和NO2-均有较好的电催化活性作用,并且能实现对两种物质的同时测定,SO32-和NO2-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410μmol/L和1~380μmol/L,检出限(S/N=3)分别为1.0和0.25μmol/L。GR-CS/AuNPs GCE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重现性和灵敏度。此电极用于实际水样的SO32-和NO2-的含量测定,回收率为97.2%~102.6%,结果令人满意。

    2013年08期 v.41 1232-1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4K]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多孔炭载聚钴酞菁修饰电极用于苯二酚的电催化及检测

    次素琴;战磊;邹建平;曾桂生;冯红彬;温珍海;李景虹;

    以二氧化硅纳米球为模板,通过葡萄糖的水热聚合反应制备了具有三维结构的多孔炭(PC)。采用电化学聚合方法将单体钴酞菁聚合在多孔炭修饰的玻碳电极(PC/GC)表面,制备了多孔炭载聚钴酞菁的修饰电极(Co-TAPc/PC/GC)。通过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间苯二酚、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在此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响应。结果表明,相对于裸玻碳电极、多孔炭或聚钴酞菁单独修饰的电极,该修饰电极对3种同分异构体的酚类物质均有更好的电催化活性。利用计时安培技术,该修饰电极对间苯二酚、邻苯二酚及对苯二酚分别在5.0×10-6~5.0×10-4 mol/L,6.0×10-6~2.5×10-4 mol/L和2.0×10-6~8.0×10-4 mol/L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响应。此修饰电极具有制备简单、响应灵敏、稳定性好等优点。

    2013年08期 v.41 1238-1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葡萄糖氧化酶在石墨烯-纳米氧化锌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及对葡萄糖的生物传感

    陈慧娟;朱建君;余萌;

    采用滴涂法和电沉积法制备了石墨烯/纳米氧化锌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再将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修饰电极表面制成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葡萄糖的灵敏测定。用循环伏安法在-0.7~-0.1 V范围内研究了葡萄糖氧化酶在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石墨烯/纳米氧化锌复合膜能很好地保持葡萄糖氧化酶的生物活性,并显著促进了其电化学过程。在0.1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0)中,固定在修饰电极上的葡萄糖氧化酶呈现出一对近乎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并且对葡萄糖的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葡萄糖氧化酶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子转移常数ks为1.42 s-1,修饰电极对葡萄糖催化的米氏常数Kampp为14.2μmol/L。线性范围为2.5×10-6~1.5×10-3mol/L,检出限为2.4×10-7mol/L(S/N=3)。此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稳定性和重现性,可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测定。

    2013年08期 v.41 1243-1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6K]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0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溶胶凝胶修饰电极在微孔通道中的电化学行为的探索

    茹婧;杜捷;何红霞;卢小泉;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与恒电位电沉积方法,将多维网状结构的SiO2凝胶固定在电极表面,这种SiO2凝胶材料具有多孔性、热稳定性、化学惰性及制备简单等优点。在最优条件下,采用交流阻抗技术(EIS)及循环伏安技术(CV),成功构建了多维微通道电子传递模型。这种具有多维微通道式网状结构的溶胶凝胶材料被固载在电极表面,可模拟微观界面的细胞生物膜的电子传递。

    2013年08期 v.41 1249-1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猪尿中23种违禁药物

    王旭峰;赵丽;张高奎;杨建文;卞愧;王宗楠;杨海翠;贺利民;

    建立了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同时测定猪尿液中β-受体激动剂类、激素类、硝基咪唑类和镇静剂类等23种违禁药物多残留分析方法。猪尿试样真空冷冻干燥后,采用Anpel M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经CNW Athena C18色谱柱(150 mm×2.1 mm,5μm)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溶液校正,23个药物响应值与其相应质量浓度在0.5~1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大于0.99;以3倍和10倍信噪比计算得到的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5~4.0μg/L和1.0~10μg/L;在4个添加水平定量限、10、20及50μg/L,猪尿中23种药物的平均回收率为50.2%~97.7%;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日间RSD小于18%。应用此方法检测200批次不同来源猪尿,其中2批次检测出克伦特罗,浓度为4.45和2.16μg/L。

    2013年08期 v.41 1254-1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7K]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质校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菌中22种农药残留

    于彦彬;谭丕功;刘宗兴;吕春莹;侯彦卓;

    选择氨基柱为固相萃取净化柱,以电喷雾(ESI)为离子源,正负离子切换多级反应离子检测(MRM)方式,建立了基质校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食用菌中22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固相萃取柱和洗脱剂对农药保留行为的影响,优化了净化方法、色谱分离条件和质谱条件。研究了平菇、香菇、杏鲍菇和蟹味菇的基质效应。22种农药在0.05~100μg/L(或0.1~200μg/L)范围内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874~0.9997,方法定量限为0.031~1.76μg/kg。除甲基硫菌灵和克螨特外,20种农药在4种食用菌中3个添加浓度的回收率在54.6%~128.0%,RSD为0.3%~29.0%之间,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强。

    2013年08期 v.41 1259-1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8K]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于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的小白菜硝酸盐含量的快速测定

    杨家宝;杜昌文;申亚珍;周健民;

    采用不同的中红外光谱(漫反射光谱、光声光谱和衰减全反射光谱),对小白菜叶片中的硝酸盐含量进行快速表征。结果表明,在硝酸盐的特征吸收区(1200~1500 cm-1),3种光谱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扰吸收,其中漫反射光谱干扰最多,光声光谱次之,衰减全反射光谱最少;基于红外光谱的主成分回归结果验证了此结果,其线性回归系数(R2)分别为0.4003、0.4874和0.8741。采用衰减全反射光谱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可进一步改进硝态氮的预测模型,显著减少预测误差,相关系数(R2)为0.8851,RPD值为3.19,预测模型达到很优秀水平。因此,中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可应用于小白菜叶片中硝酸盐的快速测定。

    2013年08期 v.41 1264-1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9K]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研究简报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中硝磺草酮及其代谢物残留量

    邓立刚;李增梅;赵善仓;陈业兵;郭长英;路福绥;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中硝磺草酮及其代谢物(MNBA)的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水溶液提取,取适量提取液用甲酸酸化至pH 2,过HLB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用甲醇-乙醚(70∶30,V/V)洗脱,洗脱液用氮气吹至近干,用1 mmol/L醋酸铵-乙腈(25∶75,V/V)定容后进行质谱分析,利用基质校正曲线对其准确定量。硝磺草酮和MNBA在1~200μg/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在添加浓度5~50μg/kg范围内,硝磺草酮及其代谢物MNBA的平均回收率为83.8%~101.1%,相对标准偏差在5.3%~12.8%之间,硝磺草酮和代谢物MNBA定量限分别为1.0和2.0μg/kg。

    2013年08期 v.41 1269-1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联用技术检测烟草中尼古丁含量

    赵利敏;陈晓梅;田晓田;黄志勇;陈曦;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联用技术(CE-ECL)检测烟草浸出液中尼古丁含量的方法。考察了检测电位、检测池中Ru(bpy)32+浓度和缓冲液pH值、CE运行缓冲液浓度和pH值、进样时间和电压,以及CE分离电压等实验条件对尼古丁测定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尼古丁检测的线性范围为低浓度段:1~100μg/L(r>0.999)、高浓度段:100~1500μg/L(r>0.996),检出限为0.5μg/L(S/N=3)。将本方法用于3种品牌的烟草浸出液中尼古丁含量的测量,测定值均与烟盒上尼古丁的标注值相吻合,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5%~106%。

    2013年08期 v.41 1274-1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K]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法研究土壤腐殖质组分含碳官能团组成及磷酸根影响

    罗磊;吕继涛;许闯;郭智;张淑贞;

    应用同步辐射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NEXAFS)光谱技术研究了土壤腐殖质各组分(富里酸、胡敏酸及胡敏素等)的含碳官能团组成信息,并通过分析PO43-存在条件下胡敏酸、胡敏素的官能团组成变化特征,探讨了PO43-与土壤腐殖质之间的微观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土壤腐殖质不同组分的官能团分布具有类似的光谱特征,但组成比例存在明显差异。随着腐殖质组分的酸不溶性增加,胡敏酸、胡敏素疏水性脂肪基官能团比例显著高于富里酸,芳构化程度也明显增加,而亲水性羧基官能团比例趋于降低;PO43-通过静电作用、取代反应可以选择性释放胡敏酸中部分小分子羧基官能团,从而改变胡敏酸官能团的组成特征。此研究结果对于应用NEXAFS研究有机碳官能团形态、结构及理解PO43-在土壤微界面上的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08期 v.41 1279-1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K]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烟用接装纸中铬赋存形态分析

    牛佳佳;李峰;陈连芳;韩冰;胡静;姜赟赟;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HPLC-ICP-MS)快速测定Cr3+和Cr6+的铬形态分析的方法,铬形态有效分离可控制在3 min以内,Cr(Ⅲ)和Cr(Ⅵ)检出限分别达0.54和1.1μg/L。建立了基于PFA自密闭罐的低压密闭消解进行有机铬和总铬的快速、简洁样品前处理方法,以2 mL HNO3为氧化介质,在120℃消解2 h,可实现有机/无机总铬消解完全。以乙酸乙酯为提取剂,实现了有机铬的超声辅助快速提取。研究表明,接装纸中铬主要以高度固化的有机铬形式存在,有机铬含量约占总铬含量的85%~95%。

    2013年08期 v.41 1283-1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仪器装置与实验技术

  • 毛细管直接进样质谱仪在液体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余泉;倪凯;唐飞;王晓浩;

    毛细管进样是目前小型质谱中常见的进样方式,它主要用于在大气压条件下对气态样品直接进行成分分析。本研究将自行搭建的一台基于毛细管进样和电子轰击电离源的小型四极杆质谱仪用于液体样品的分析研究,主要通过对甲苯样品的测定来验证液体直接进样分析方法的可行性。液体进样的方式能防止大气采样过程中空气的摄入,降低谱图上空气背景的干扰。结果表明,采用5μm内径的进样毛细管时,仪器能直接用于对液体样品的分析。此外,实验中还通过在毛细管上施加高电压的方式使采集的液体形成电喷雾,以此来促进液体的气化过程,使样品更易于被电离,这一方案能显著提高仪器的检测效率和灵敏度。

    2013年08期 v.41 1287-1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来稿摘登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黄铜中的硒

    陆建平;唐琼;文辉忠;苏苑;陆亚婷;唐燕葵;

    <正>1引言铜精矿中通常会含有硒杂质,其存在量直接影响电解铜的过程。成品黄铜中硒的含量对其性能有重要影响,硒的含量太高,则降低了黄铜铸件的耐蚀性、强度、硬度和切削性等[1]。

    2013年08期 v.41 1291-1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清洁类化妆品中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残留量

    张敬轩;李挥;蔡立鹏;范斌;张岩;

    <正>1引言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一般存在于以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类结构物质为原料的化妆品中,特别是洗面奶、洗发水等清洁类产品,由于其具有致突性和致癌性,欧盟法规和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1]均将其列入禁用物质,国内尚无标准检测方法。

    2013年08期 v.41 1293-1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超高效合相色谱在萃取物分析中的应用

    <正>对于严格法规依从性的制药和食品工业,包装材料中的可萃取物是其容器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关注问题之一。由于这些法规的要求,包装材料制造商积极控制和监测他们的产品,确保其可萃取物和可浸出物质不会导致风险。类似地,如塑料容器和过滤器等工业加工制造商被要求证明他们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未添加任何可浸出物。

    2013年08期 v.41 1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NEWS

    <正>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王宏达研究员研究组与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的池其金副教授、张敬东副教授、Jens Ulstrup教授研究组,以及瑞典的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合作,应用AFM力谱在单分子水平研究了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中金属原子与配位分子(Osmiumterpyridine)之间的相互作用。

    2013年08期 v.41 1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3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