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业权;全帅;杜芳昕;娄保华;李建平;徐国宝;
化学发光和电化学发光分析具有灵敏度高、分析快速和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用于临床诊断、药物分析、食品检测和环境监测等领域。本文对近三年化学发光和电化学发光分析在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标志物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分析了心肌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MB和肽素以及心脏特异性microRNAs等生物标志物的诊断价值,探讨了化学发光和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和应用优势,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021年06期 v.49 849-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1K]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田晓春;李祎頔;潘琴;赵峰;
微生物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生命体,它们通过呼吸代谢转化碳水化合物并产生能量的过程与电子转移密切相关,在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物质能量转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微生物电化学的原理及其应用近年来备受关注。电化学及其联用技术能够从电子转移层面揭示微生物/非生物界面物质和能量转化机制,是直接、有效的分析手段。其中,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chemical microscopy, SECM)是一种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空间成像技术,可以原位监测微区环境中的电化学反应信号,具有灵敏高、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SECM在微观层面揭示微生物电子传递机制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涵括了原位监测微生物呼吸活性、产电能力以及生物膜的微区环境(如pH、溶解氧、 H_2O_2浓度)等。本文基于SECM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其在微生物电子传递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微生物电化学在微生物芯片、生物电化学系统、金属腐蚀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并基于SECM的拓展技术,展望了微生物电化学的发展趋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21年06期 v.49 858-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4K]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高铁男;熊天逸;张斯亮;陈明丽;王建华;毛兰群;于萍;
自19世纪50年代库尔特计数器发明以来,随着单通道电流记录技术及纳米微加工技术的日趋成熟,基于微纳孔道的传感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传感检测平台,因其具有简单、快速、免标记的优势,以及高灵敏度和多功能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近二十年来,随着研究者对限域空间的离子传输行为的研究以及基于调控固态纳米孔内的离子传输的传感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该学科的迅速发展。本文主要从探究离子传输基础行为和调控限域空间内离子传输的分析方法两个方面,对近年来调控固态微纳米孔道中离子传输的电化学分析的原理和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2021年06期 v.49 86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7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唐寅朝;徐伟丽;韩晓军;
肌动蛋白是一种细胞骨架蛋白,在细胞中以丝状或交联束状网络的形式存在。肌动蛋白参与生物体内的许多关键生理过程,如细胞分裂、形变、运动和迁移等。自下而上重建肌动蛋白丝/网络有助于探究细胞的一系列生理活动。本文介绍了肌动蛋白聚合机理、溶液环境及仿生细胞中肌动蛋白聚合行为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环境中肌动蛋白聚合的特点,并对肌动蛋白自组装在人造细胞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2021年06期 v.49 881-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9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陈欢;韩鑫涛;魏佳;刘嘉男;王国庆;刘万建;田永帅;孟宪瑛;王振新;
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 ctDNA)是源自于肿瘤的一种无细胞DNA(Cell free DNA, cfDNA),可能携带与原发肿瘤相同的致癌突变和基因改变。因此,ctDNA有望作为癌症的无创监测生物标志物。研发ctDNA分析新方法可促进用于癌症诊断、预后评估、疗效监测和遗传/表观遗传异常研究的液体活检技术的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基于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等传统的DNA检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样本中ctDNA检测。近来,研究者针对传统DNA检测技术灵敏度较低的问题,研发了多种高性能ctDNA生物传感器用于分析癌症患者血液样本中的ctDNA,为其高灵敏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本文综述了ctDNA的分析方法,尤其是近五年来ctDNA生物传感器研究的新进展,探讨了其进入实际临床应用需要解决的技术挑战,为研发癌症液体活检新方法提供了参考。
2021年06期 v.49 893-9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6K]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陈怡峰;张钰;焦雷;严红烨;顾文玲;朱成周;
纳米酶是具有类似于酶催化活性的纳米材料,由于其能够克服天然酶的一些局限性(如稳定性差、成本高和宏量生产困难)而备受关注。碳基纳米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稳定性和易于功能化等优势,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评述了近年来碳基纳米酶的发展历程,初步讨论了碳基纳米酶的催化机理,重点介绍了碳纳米酶、异原子掺杂型碳基纳米酶和金属负载型碳基纳米酶在生物传感方面的应用,并对碳基纳米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2021年06期 v.49 907-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2K]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5 ] |[下载次数:20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陈瑶;文丹;
电化学分析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测试手段,具有响应快速、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特点,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为了获得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稳定性持久的分析效果,研究者开发了很多种类的材料构筑传感界面,以提升分析性能。新型气凝胶是以低维度纳米材料作为基本单元构建而成的一类多孔材料,将纳米级的结构特征和物理化学性质扩展到宏观尺度,具有密度低、比表面积大、机械性能好、孔隙率高、催化性能优越等优点。这些特性使得此类气凝胶作为电极修饰材料时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快速响应等特点,在电化学分析领域展现了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新型气凝胶材料在电化学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其在人体健康和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2021年06期 v.49 92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5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梁云燕;孙芳营;尚利;
金纳米团簇因具有独特的荧光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超小的尺寸和良好的催化活性等特点而备受关注。近年的研究发现,金纳米团簇也具有类似天然酶的生物催化活性,在生物分析领域展现了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详细介绍了金纳米团簇的类酶催化性质,总结了金纳米团簇类酶在比色传感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对不同种类物质如生物小分子、离子、蛋白质和癌细胞等的检测原理和代表性研究工作,并对金纳米团簇类酶在生物分析传感领域的应用前景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讨论。
2021年06期 v.49 931-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2K]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1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武烈;ISHIBASHI Taka-aki;姜秀娥;
中红外光热显微镜是一种远场超分辨红外光谱和成像技术,其将红外光谱和成像的空间分辨率提升至300~600 nm,填补了传统远场红外显微镜和近场红外光谱和成像技术间的空缺,为突破衍射极限的红外显微光谱和成像提供了独特的远场光学解决方案。本文评述了中红外光热显微镜近年的发展概况,简要介绍了中红外光热显微镜技术的实现原理、技术发展和应用领域,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2021年06期 v.49 941-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1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程雅娣;高建雄;王焕磊;黄明华;
电解水制氢具有操作简单、高效环保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制氢方式,但通常需要施加较大的过电位才能达到工业电解水所需的电流密度。为了降低过电位,减少非必要的能量损失,亟需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析氢反应(HER)电催化剂。钙钛矿材料储量丰富、价格低廉、结构灵活多变,已成为一类用于HER的新型非贵金属基电催化剂。本文首先对HER的基本机理进行了介绍,重点论述了钙钛矿氧化物在电催化HER领域的研究进展,讨论并分析了提升HER性能的策略(离子掺杂、异质结构构筑、形貌结构调控等),最后提出了钙钛矿型HER电催化剂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其研究前景。
2021年06期 v.49 952-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1K]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池思婷;荣铭聪;温远智;林海婷;邓湘舟;牛利;
四环素(TC)是一种常用的广谱灭菌抗生素,在临床医学和畜牧业中有广泛应用。然而,滥用TC等抗生素会增加哺乳动物的肾毒性和细菌耐药性,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因此,构建灵敏、准确及快速的TC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纳米材料对TC的光学传感检测方法,重点讨论了基于荧光分析法检测TC的研究进展,并对TC光学传感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2021年06期 v.49 963-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5K]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正>全系列新一代离心机可实现最佳的样本安全性、功能性和人体工程学特性马萨诸塞州沃尔瑟姆市(2021年5月13日)-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增加了两款新型离心机,进一步拓宽了 Thermo Scientific 通用型Pro 台式离心机系列,用于满足生物制药、细胞和基因治疗、学术研究实验室以及临床诊断设备的需求,可以提升样本安全性和可重复性,改善人体工程学特性和降低噪声。
2021年06期 v.49 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正>分析仪器行业领先的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056.SH,以下简称"莱伯泰科")在自主研发创新领域再获重大突破。5月20日,"质赢天下谱写未来--2021莱伯泰科新品发布会"在北京五洲皇冠国际酒店隆重举行,重磅推出莱伯泰科首款质谱仪--LabMS 30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这是莱伯泰科发展史上的又一大里程碑事件。随着新款质谱仪的发布,莱伯泰科将以同时具备高端质谱研发和制造能力的企业新形象,
2021年06期 v.49 880+9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正>2021年5月25日,成都——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以下简称:天府生物城)的合作近日取得了多项成果:双方共同揭幕了以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公共技术平台"为定位的"赛默飞—国际生物城联合创新实验室";此外,双方在现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在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等领域合作,以提升生物城实验室服务水平;另外,以强化对地区用户的服务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为目的,
2021年06期 v.49 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3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正>2021年4月30日,国机集团团委公布了《关于命名2019~2020年度国机集团青年文明号和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表彰2019-2020年度国机集团青年岗位能手的决定》,中地装集团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光仪器")售后服务部荣获"青年文明号"荣誉。
2021年06期 v.49 10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5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正>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包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主体。截止2020年10月,我国已发布1311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食品污染物、致病性微生物等食品安全基础标准,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等产品标准,生产经营规范标准以及检验方法标准,这四大类标准共同组成了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2021年06期 v.49 1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正>第十九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21)将于2021年9月27-29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天竺新馆)召开,会议将继续秉承"分析科学创造未来"的愿景,围绕"生命生活生态——面向绿色未来"的主题开展学术报告会、论坛和仪器展览会。本届大会主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江桂斌研究员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所长谭蔚泓教授担任。
2021年06期 v.49 1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徐凤琴;朱群艳;张婳;王振新;
快速、灵敏地检测血清中的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对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至关重要。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快速、定量检测实际样品中sIL-2R的方法。在硝酸纤维膜上分别包被羊抗兔二抗(2ndAb)和兔抗鼠sIL-2R单克隆抗体(cAb)作为质控线(C线)和检测线(T线);以兔抗鼠sIL-2R单克隆抗体(dAb)修饰的金纳米粒子为标记物,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制备用于sIL-2R检测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合成了3种不同形貌和粒径的金纳米粒子,考察了其对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试纸条对sIL-2R的检测性能与金纳米粒子的形貌和粒径密切相关;其中,金纳米棒(Gold nanorod, GNR)标记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1~6250 ng/mL)和较低的检出限(1.0 ng/mL)。采用GNR免疫层析试纸条成功实现了荷三阴性乳腺肿瘤(MDA-MB-231)BALB/c裸鼠血清中sIL-2R浓度的检测,结果表明,sIL-2R浓度与肿瘤进程呈正相关。
2021年06期 v.49 973-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5K]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周晨雨;房琦;张玉;杜衍;
采用水热法在双亲性聚乙烯醇气凝胶(PAA)载体上原位生长Au@Pt纳米粒子,制备Au@Pt-PAAC复合纳米材料。PAA载体上丰富的含氧基团为纳米粒子的生长提供了成核位点,而核壳结构的Au@Pt纳米粒子,一方面由于协同效应提高了材料的类氧化酶活性,另一方面减少了铂的用量,降低了催化剂成本。基于Au@Pt-PAAC材料的类氧化酶活性构筑了比色传感器用于还原性物质抗坏血酸(AA)的可视化检测。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检测AA的线性范围为10~100μmol/L,检出限为8.77μmol/L。将本方法用于饮料和维生素C片中的AA含量检测,所得实验结果与样品标示含量一致,因此可用于总抗氧化能力(TAC)的评价。本方法简单、直观、抗干扰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2021年06期 v.49 982-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8K]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曾瑞迪;杨通;陈佳汇;王丹丹;周小顺;邵勇;
由于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并在生物传感器和材料化学等领域广泛应用,i-motif结构开关及识别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分子内i-motif多聚体具有多个重复结构单元,其与i-motif单体的周围环境存在差异。虽然有关i-motif单体的探针识别已有报道,但i-motif多聚体相对于单体的探针选择性识别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发现,金丝桃素(Hyp)能选择性区分人端粒分子内i-motif二聚体与单体。二聚体的结合使Hyp的非荧光聚集体发生解聚,产生Turn-on荧光响应,然而Hyp的结合对二聚体结构的稳定性及构象无影响。链接体(Linker)长度实验表明,二聚体中两个i-motif结构单元间的空间可能为Hyp的结合位点,Hyp通过完全氢键互补作用与Loop中的胸腺嘧啶发生结合作用。此结合空间只有在酸性条件下形成i-motif二聚体结构时才能有效结合Hyp。本研究构建的Hyp荧光探针在i-motif多聚体的识别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021年06期 v.49 992-9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4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俊锋;张清荣;付彦丰;李思莹;刘禹麟;周晶;蔡明军;杨国程;单玉萍;
聚酰胺胺(PAMAM)是具有双亲性的树枝状大分子,载药能力良好,已成为纳米药物转运体系中重要的药物载体。在近生理环境下,实时测量不同代数(G2、 G5和G7)、不同末端基团(—OH、—NH_2和—COOH)PAMAM的细胞毒性,对于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尤为重要。本研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纳米压痕技术可以在生理条件下测量单个细胞力学性质的优势,通过比较浓度梯度和时间梯度下不同代数及不同末端基团PAMAM对细胞力学性质(杨氏模量)的影响,分析了PAMAM的细胞毒性。由于没有明显的电荷效应,不同浓度的G2-PAMAM-NH_2和G5-PAMAM-OH与HeLa细胞共孵育不同时间后,细胞杨氏模量的改变(毒性)并不明显。以0.5μmol/L G5-PAMAM-NH_2与HeLa细胞共孵育0、 0.5、 1和2 h后,细胞杨氏模量分别为0.61、 0.45、 0.46和0.22 kPa;分别以0.5、 1.0、 2.0和5.0μmol/L G5-PAMAM-NH_2与HeLa细胞共孵育2 h后,细胞杨氏模量分别为0.30、 0.20、 0.17和0.22 kPa。由此可知,时间是影响其细胞毒性的主导因素。不同末端基团的G5-PAMAM-COOH的细胞毒性具有浓度依赖性。本研究为PAMAM作为纳米药物载体在纳米医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2021年06期 v.49 999-10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4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陈汉;孙健航;杨国程;
以静电纺丝制得Ni和NiMoO_4纳米棒掺杂的聚乙烯醇(PVA)碳纳米纤维(CNF),以此两种碳纳米纤维为前驱体,分别进行高温碳化,制备了Ni-CNF和Ni-Mo_2C-CNF复合材料。对所制备材料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探究了两种材料对葡萄糖的直接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Ni-CNF和Ni-Mo_2C-CNF对葡萄糖均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基于Ni-Mo_2C-CNF构建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具有低响应电位(0.45 V)、高灵敏度(198μA·mmol/(L·cm~2))、宽线性范围(0.01~7.0 mmol/L)和低检出限(4.3μmol/L),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现性和选择性。本研究为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研究提供了参考。
2021年06期 v.49 1008-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7K]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孔怡;曾梓晖;黄萍;罗野林;张保华;陈丽娟;张玉微;韩冬雪;程延祥;牛利;
热辅助延迟荧光(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t, TADF)发光材料是新型的纯有机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CL)材料,具有合成简便、不含贵金属、生物相容性好、颜色易调节、发光效率高等优势。与传统的荧光有机材料只能利用单线态发光相比,TADF发光材料基于热活化性质,能发生快速、高效的反向系间窜越,使得三线态激子向单线态激子发生有效上转换,实现暗态三线态激子的辐射复合利用。TADF型ECL发光材料能够克服自旋禁阻效应,有望实现近100%的ECL发光效率。但目前尚未有实现全部典型模式下的ECL行为的TADF型ECL的体系材料。本研究基于一种高效的TADF共轭高分子材料,实现了全部典型的ECL发光模式(包括湮灭式、阶跃式、阳极共反应剂式和阴极共反应剂式),特别是通过优化TADF高分子电极制备条件和共反应剂用量,获得了有效的阴极共反应剂式ECL。对此TADF高分子的光物理特征、电化学和电化学发光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与传统荧光高分子的ECL效率进行对比,证明了TADF高分子在电极修饰型ECL研究中,实现高ECL发光效率的潜在优势。
2021年06期 v.49 1015-1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4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齐丽娟;杨媚婷;杜衍;
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动力学竞争的适配体传感策略,通过无酶催化发夹自组装(CHA)反应进行信号放大和输出,实现了蓖麻毒素A链(RTA)的选择性灵敏检测。阻碍链(Blocker)能够分别与适配体(RA80)和发夹探针(HP1)竞争结合,而优先与RA80结合的RTA会影响RA80和HP1对Blocker的竞争反应,使更多的Blocker与HP1杂交。随后,与HP1结合的Blocker可通过HP1上修饰的生物素与磁珠表面链霉亲和素的共价键和作用,经过磁性作用分离出来,继而作为CHA的催化链,催化CHA产生荧光信号。随着RTA浓度增大,分离出的CHA催化链浓度增加,荧光信号增强,基于此可以建立输出荧光信号与RTA浓度的关系。为降低背景信号,在CHA中引入错配碱基对,通过减少呼吸作用或自身变构引起的非催化反应,有效改善了检测信号。本传感器对RTA的检出限为0.88 nmol/L,与文献报道的对蓖麻毒素的检出限相当,在食品(包括蔗糖、小苏打和面粉等)中RTA的回收率为91.2%~107.9%。本检测方法拓展了适配体识别机制,有效解决了基于平衡的传统互补链替换法中针对长链适配体设计阻碍链的难题,竞争元素设计简便,不需要冗长的平衡过程和适配体的修饰,为序列冗长、结构复杂的RNA适配体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2021年06期 v.49 1025-1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1K]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莹莎;程姗姗;张守婷;卢小泉;
采用原位还原法将铂纳米颗粒负载到聚乙二醇修饰的氧化石墨烯表面(GO/PEG/Pt),此纳米杂化材料在水溶液中表现出较好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能快速催化H_2O_2产生·OH,使显色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TMB·2HCl)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在652 nm处出现吸收峰。当体系中引入汞离子(Hg~(2+))后,Hg~(2+)被Pt~0还原为Hg~0,沉积在铂纳米颗粒表面,形成铂汞齐,导致GO/PEG/Pt表面活性位点被占据,使体系的信号输出被抑制,其抑制程度与Hg~(2+)浓度呈线性关系。基于此原理构建了可即时检测Hg~(2+)的可视化信号传感系统,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其光谱分析检出限为3.96 nmol/L,裸眼检出限为10 nmol/L。将本方法用于检测自来水和湖水中的Hg~(2+),回收率在95.5%~108.6%之间,效果良好。
2021年06期 v.49 1035-1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7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必冬;叶紫淇;黄才宝;周凤谊;容玉瑶;刘长宇;李玉瑛;徐晓龙;郏建波;刘敏超;
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是评价地表水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以KMnO_4处理水样,以碘化钾还原处理后水样中剩余的KMnO_4,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低消耗的水质COD_(Mn)测定方法。在反应温度为105℃、消解时间为20 min、 KMnO_4溶液浓度为0.0040 mol/L、 H_2SO_4溶液浓度为1∶4(V/V)的条件下,产物I_3~-溶液吸光度与COD_(Mn)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0.2 mg/L,测定下限为0.5 mg/L,测定上限高达9.0 mg/L。在实际水样测试中,加标回收率在100.0%~108.0%之间。与国标方法相比,扩大了检测范围,简化了反应过程,实现了批量测量,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适合发展为在线监测方法。
2021年06期 v.49 1044-1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6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林玉;洪莎莎;黎艳艳;宋永海;汪莉;
通过简单的水热法使二苯甲酸二肼和1,3,5-三(对甲酰基苯基)苯发生氨醛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_(TFPB-TDF))。将COF_(TFPB-TDF)生长到三维多孔碳(3D-KSC)上,得到3D-KSC/COF_(TFPB-TDF)自支撑电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3D-KSC/COF_(TFPB-TDF)具有片层结构,同时含有很多孔洞,可以固载其它的材料。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3D-KSC/COF_(TFPB-TDF)自支撑电极对多巴胺的检测性能。结果表明,此传感器对多巴胺表现出良好的传感性能,具有低的检出限(0.045μmol/L)、宽的线性范围(0.13μmol/L~0.06 mmol/L)和高灵敏度(369μA/(mmol/L)/cm~2),这主要归因于COF_(TFPB-TDF)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多的孔洞结构。因此,此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21年06期 v.49 1053-1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4K]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89 ] |[网刊下载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