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

评述与进展

  • 低聚果糖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柳玉蓉;李秀琴;陈智;周霞;张庆合;

    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 FOS)具有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血糖等多种生理功能,作为一种功能性低聚糖广泛应用于食品和营养领域,常作为营养强化剂添加到婴幼儿配方食品及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近年来,用于植物和食品中FOS分离分析的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FOS的结构和组成多样性对其准确定量检测提出了挑战。建立FOS的准确定量检测方法对于提升FOS的质量、功效研究和相关食品质量的监管尤为必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FOS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对当前FOS定量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2024年03期 v.52 297-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6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糖化白蛋白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胡琼;李诗琪;骆怡琳;曹晓静;梁伊依;冯文星;牛利;

    糖尿病是一组以持续性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但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血糖水平监测是糖尿病病情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人血清白蛋白(HSA)与血液中的葡萄糖经非酶促糖基化反应的产物为糖化白蛋白(GA),因GA可反映过去2~3周内的总体血糖水平,可作为血清标志物,在糖尿病患者短期血糖控制评估、疗效观察以及治疗方案调整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因此,GA的简便、快速、低成本、高灵敏和高选择性检测对糖尿病的治疗和病情监测意义重大。本文系统归纳总结了GA的检测方法,重点阐述了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对GA检测方法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最后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024年03期 v.52 306-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多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肿瘤标志物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杨马骏;杨超杰;贺月;赵灿;冀海伟;王琦;秦玉岭;吴丽;

    多色免疫组织化学(Multiplex immunohistochemistry, mIHC)技术是一种新型多靶点病理组织染色、成像及分析技术。该技术通过在单张组织切片上检测多种生物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及空间分布,实现对细胞的表型、组成、形态及细胞间相互作用机理的全面解析。近年来,mIHC技术被成功应用于肿瘤免疫研究领域,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从近年开发的mIHC检测技术出发,针对不同类型mIHC技术的检测原理及其特点进行了详细阐述,重点讨论了新型mIHC检测技术在肿瘤标志物及肿瘤微环境检测等领域中的应用,并对mIHC在肿瘤免疫诊断和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024年03期 v.52 313-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5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生物炭改性策略及其在铬(Ⅵ)污染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栗泽红;宋慧佳;张新月;郝旖;吴爱茹;徐四龙;高瑞霞;

    六价铬(Cr(Ⅵ))是自然环境中毒性很强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对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生物炭是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解产生的一种富碳固体物质,因具有比表面积大、孔结构发达和官能团丰富等优点,可作为修复Cr(Ⅵ)污染的高效吸附材料。目前,研究人员主要通过物理改性、化学改性、负载金属改性及生物改性等多种策略进一步增强生物炭对Cr(Ⅵ)的吸附能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生物炭改性的研究进展,系统梳理了不同生物炭改性策略,比较了不同改性策略制备的生物炭对Cr(Ⅵ)污染的修复效率,分析了其作用机制,并对生物炭的改性修饰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2024年03期 v.52 32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研究报告

  • Ti_3C_2T_x-MXene-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膜修饰电极检测碘酸盐

    王焕焕;张爱萍;李开林;李国荣;于浩;

    通过静电组装法制备了Ti_3C_2T_x-MXene-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还原氧化石墨烯(r GO)复合材料(Ti_3C_2T_x-MXene-PDDA-r GO),将其修饰在玻碳电极(GCE)表面,用于碘酸盐的电化学检测。采用氢氟酸(HF)刻蚀钛碳化铝(Ti_3Al C_2)法制备了Ti_3C_2T_x-Mxene,以水合肼为还原剂制备了PDDA功能化的r GO(PDDA-r GO)。将MXene加入PDDA-r GO分散液中,通过带正电的PDDA与表面带负电荷的Ti_3C_2T_x-MXene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制得Ti_3C_2T_x-MXene-PDDA-r GO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及拉曼光谱仪(Raman spectroscopy)等对其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此材料修饰GCE,研究了碘酸根(IO_3~–)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PDDA通过静电作用将带负电荷的Ti_3C_2T_x-MXene和r GO片层组装在一起,实现了MXene片层的超薄、高稳定性负载,增大了材料的活性面积。MXene和r GO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活性,PDDA对IO_3~–的静电吸引也加快了IO_3~–的传质效率。在各因素的协同作用下,此材料对碘酸盐的电化学还原表现出较强的催化活性。在0.10 mol/L HCl中,采用安培法检测碘酸盐的线性范围为1.0×10~(-7)~4.7×10~(-3)mol/L,检出限为4.5×10~(-8)mol/L (S/N=3),灵敏度为192μA/(mmol/L)。此修饰电极具有检出限低、灵敏度高和线性范围宽的特点,可用于加碘食盐中碘酸盐含量的测定。

    2024年03期 v.52 336-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1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8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于Au@SH-MIL-101(Fe)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光电化学活性检测葡萄糖和谷胱甘肽

    陈翠如;胡聪意;黄承志;李原芳;

    采用原位生长策略在SH-MIL-101(Fe)表面生长金纳米颗粒(AuNPs),制备了Au@SH-MIL-101(Fe)复合纳米粒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粉末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Au@SH-MIL-101(Fe)的形貌、结构和组成。在中性条件下,Au@SH-MIL-101(Fe)表现出优良的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光电化学(PEC)性能。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GOx)的催化下生成过氧化氢(H2O2),而Au@SH-MIL-101(Fe)具有类POD活性,可催化H2O2生成羟基自由基,将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氧化为蓝色OXTMB,基于此建立了快速、灵敏的葡萄糖比色检测方法,线性检测范围为1.0~200.0μmol/L,检出限(S/N=3)为0.64μmol/L。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中的葡萄糖,加标回收率为91.7%~106.6%。此外,Au@SHMIL-101(Fe)可与谷胱甘肽(GSH)中的巯基(—SH)形成Au—S键,产生空间位阻,降低其光电流,基于此建立了检测GSH的PEC传感平台,线性检测范围为1.0~50.0 nmol/L,检出限(S/N=3)为0.20 nmol/L。将此PEC方法用于检测血清中的GSH,加标回收率为95.0%~104.5%。

    2024年03期 v.52 346-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6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电分离/富集-信号放大一体化策略用于农药残留精准检测

    李博;黄德铭;彭睿琦;邓维;李丹;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作为一种高灵敏分析技术,在环境分析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SERS传感器极易受到环境基质的干扰,因此,采用前处理等方法消除环境因素的干扰非常重要。其中,构建电分离/富集-检测一体化分析策略是实现复杂样本中痕量荷电分子精准检测的重要策略之一。本研究以丝网印刷电极(SPCE)为载体,采用电化学还原一步法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金纳米颗粒(AuNPs)复合物(Au-RGO)负载的SPCE,结合电动捕获技术进行荷电分子的选择性分离和高效富集,利用Au-RGO的信号放大作用,实现了对西玛津、杀草强、甲基对硫磷和马拉硫磷4种农药残留的高灵敏SERS检测。本方法的线性检测范围宽(0.001~500μmol/L),检出限为0.3~2.0 nmol/L。将本方法用于果蔬样品的检测,检测结果与气相色谱-质谱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本方法避免了传统SERS传感器用于环境和食品分析时面临的复杂基质干扰和前处理繁琐等问题,为环境污染物的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参考。

    2024年03期 v.52 356-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于靶向质谱代谢组学的广陈皮年份鉴别研究

    简晓君;李翰祥;文倩;陶移文;黄洪波;丁博;

    广陈皮的药用价值随着陈化年份增加而逐渐提高,其价格也随之上涨,导致市场上广陈皮年份欺诈问题严重。针对此问题,本研究选取陈化年份为7~17年的广陈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靶向质谱代谢组学的方法进行年份鉴别。首先,以《中国药典》规定的橙皮苷、橘皮素和川陈皮素等质量评价指标为靶向分析物,与已有研究结果进行对比,评估样品的真实性;然后,利用靶向质谱代谢组学方法计算广陈皮中6种黄酮类化合物的绝对含量以及63种黄酮类化合物和94种黄酮类与非黄酮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广陈皮中与年份相关的标志代谢物,用以鉴别广陈皮年份。研究结果表明,仅依赖于中国药典规定的3个质量评价指标在内的黄酮类代谢物无法有效鉴别广陈皮的陈化年份,而通过靶向质谱代谢组学方法成功地从广陈皮的94种黄酮类和非黄酮类化合物中筛选得到32种潜在的年份代谢标志物,其中包括荭草素和诺米林等化合物。这些标志物的发现为区分不同年份的广陈皮提供了参考,有望应用于广陈皮的年份鉴别。

    2024年03期 v.52 364-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0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于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技术分析新生儿滤纸干血片中的乳清酸

    张潇分;樊静静;陈武炼;王燕敏;纪伟;田国力;

    建立了一种基于非衍生化的流动注射串联质谱技术检测新生儿滤纸干血片中乳清酸(ORA)的方法。本方法采用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检测,通过同位素内标定量,单次仪器分析时间仅需2 min,检测ORA的线性范围为0.25~40μmol/L,线性关系良好(R2>0.99),检出限(S/N=3)为0.12μmol/L。混合实验中,混合基质样本与滤纸干血片(DBS)基质样本和溶剂基质样本的均值,差值百分比低于20%,表明本方法的基质效应不影响ORA的准确定量分析。将本方法用于实际DBS样本中ORA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101.4%~122.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13.3%,采用高低浓度转换进样实验评估了携带污染效应。采用本方法对900例正常新生儿DBS临床实际样本进行了检测,分别以99.00%和1.00%百分位数的浓度值作为参考区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初步获得了基于本实验室新生儿人群DBS中ORA浓度的临床诊断参考区间(1.10~1.52μmol/L),为未来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诊断提供了基础数据。

    2024年03期 v.52 373-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重组人生长激素低丰度产品相关物质结构表征

    刘海龙;冯佳;张金亮;王舒越;刘锋;张飞飞;孙丹丹;焉梦寒;杨新;王英武;

    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 rhGH)是一种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蛋白质药物,广泛用于治疗儿童及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等多种疾病。在rhGH药物工艺开发与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多种产品相关物质,对药物质量构成潜在影响。因此,对rhGH主成分及产品相关物质进行深入的结构表征和合理的质量控制对保障药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欧洲药典》收录了用于rhGH产品相关物质质量控制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以及高丰度色谱峰的结构鉴定信息,但对于低丰度产品相关物质的结构分析并没有详细记载。本研究采用反相高效色谱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成功分离并鉴定了rhGH产品中的3种低丰度产品相关物质。研究结果表明,rhGH低丰度产品相关物质普遍含有多种修饰或罕见修饰,包括N99和N149双位点脱酰胺、N端缺失两个氨基酸同时N149脱酰胺、Q122脱酰胺、N端氨基甲酰化和N端丁二酰化,其中首次在rhGH中发现N端丁二酰化修饰。本研究对rhGH产品相关物质进行了深入表征,为rhGH药物的研发和工艺改进提供了依据。

    2024年03期 v.52 380-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火场汽油检验鉴定基质干扰官能团的溯源研究

    张茜茜;臧政哲;金静;殷果;胡语嫣;钱佩雯;李秋璠梓;蒋宇杭;

    火场助燃剂检验鉴定的基质干扰一直是法庭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为进一步探究C=C是否为基质干扰官能团,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技术,分别从化学结构和裂解过程的角度定性分析加氢处理(饱和丁二烯双键)前后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和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燃烧/裂解产物对汽油鉴定的影响,利用二者的烷基苯、茚满类和稠环芳烃类组分提取离子流色谱图(EICs)与汽油燃烧残留物对应的EICs的谱图相似度对两类材料的干扰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均表明,SEBS对汽油鉴定的干扰较小:相较于SBS,在SEBS燃烧残留物中无法检出茚满、二甲基茚满及二甲基萘等特征组分,并且烷基苯、茚满类和稠环芳烃类特征组分的相对含量均明显减少,即SEBS造成“假阳性”干扰的程度更低;加载汽油混合燃烧后,SBS和SEBS残留物的特征组分相对峰面积比例与汽油燃烧残留物仍存在较大差异,容易造成“假阴性”的结论;SEBS裂解过程中产生的含双键结构的裂解产物更少。结合SBS和SEBS双键结构的差异和裂解产物的差异,验证了C=C结构与汽油鉴定中的基质干扰程度存在关联。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火场残留物检验鉴定中产生基质干扰的官能团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4年03期 v.52 389-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木薯多孔淀粉基止血粉的止血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胡倩;李兆丰;顾正彪;夏润宸;班宵逢;洪雁;程力;李才明;

    酶改性淀粉在可生物降解止血材料的应用中表现出巨大潜力。本研究利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的水解作用得到木薯多孔淀粉(ECS),并通过负载钙离子和单宁酸制备木薯多孔淀粉基止血粉(ECS-Ca-T)。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FTIR)光谱、X射线衍射(XRD)和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对ECS及其止血粉的微观结构、孔径分布、结晶结构和成分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溶血实验和创伤愈合实验探究了ECSCa-T的生物相容性,通过体外凝血测试、大鼠创伤止血实验探究ECS-Ca-T的止血性能,并考察了ECS-Ca-T的生物降解性。结果表明,ECS-Ca-T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与市售颗粒止血粉相比,ECS-Ca-T在大鼠断尾持续性出血和肝脏损伤止血方面具有优势,止血时间分别缩短了4.86 min和8.6 s,并能够在5 s内实现大鼠背部肌肉组织的快速止血;同时,在伤口愈合过程中,ECS-Ca-T不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在第7天降解达到94.5%。

    2024年03期 v.52 398-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聚合物刷型二齿硼酸配体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尿液中核苷的分离富集性能分析

    贺茂芳;王欣;张育珍;张博;唐一梅;张剑;

    为提高硼亲和吸附剂的结合力和吸附容量,以丙烯酰胺为单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在聚多巴胺磁性微球(Fe3O4@pDA)表面接枝富含氨基的聚合物刷,然后键合二齿硼酸配体,获得聚合物刷型二齿硼酸配体吸附剂(Fe3O4@pDA@p-DBA)。利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材料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材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吸附剂对顺式二羟基化合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并且二齿硼酸配体吸附剂较单齿硼酸配体吸附剂(Fe3O4@pDA@p-BA)具有更高的亲和力和吸附容量,说明二齿硼酸配体对材料的亲和力和吸附容量有促进作用。静态等温吸附和动态吸附研究结果表明,此材料对核苷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拟合及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为多层吸附,其中化学吸附起主导作用。在中性至弱酸性条件下,此材料对顺式二羟基分子仍具有良好的吸附性,有利于生物样品的直接分离富集。当缓冲液pH=6.5时,对于浓度为1.0μg/mL的腺苷、鸟苷、胞苷和尿苷4种核苷混合溶液,最佳吸附剂质量为30.0 mg。最佳洗脱条件为0.5 mL 0.1 mol/L甲酸-甲醇(1∶1,V/V)混合溶液洗脱2次,每次洗脱5 min。将此吸附剂用于尿液中核苷的分离富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检测,检测出尿液中腺苷、鸟苷、胞苷和尿苷的含量分别为8.0、50.4、29.3和35.2 ng/mL,加标回收率为87.6%~107.3%,相对标准偏差为2.8%~9.2%,说明本方法的准确度较高,结果可靠。

    2024年03期 v.52 409-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磁性“一步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28种有机磷农药残留

    金慧玲;刘真真;范晓民;葛梦圆;王娇;王新全;丁立建;齐沛沛;

    基于磁性纳米材料建立了磁性“一步法”前处理技术,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实现了水产品中28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精准定量分析。针对水产品富含蛋白质、脂肪和脂肪酸的特点,选择磁性聚合物(聚二乙烯基苯-吡咯烷酮,Fe_3O_4-PLS)为净化剂,通过疏水作用、氢键和π-π键等相互协同作用高效吸附基质干扰组分,净化样品。优化了萃取溶剂类型及用量、盐析与除水剂、Fe_3O_4-PLS和C18用量等实验条件。在最佳样品前处理条件下,28种有机磷农药的方法检出限(MLOD)为0.03~0.85μg/kg,方法定量限(MLOQ)为0.50~2.00μg/kg;不同添加浓度水平下目标物的平均回收率为60.1%~119.0%,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0.8%~19.0%,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高。与QuEChERS方法对比,本方法在萃取溶剂、盐析与除水剂和净化剂用量以及分析效率等方面均展现出明显的优势。采用本方法检测不同种类水产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可为水产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快速分析提供新的方法依据。

    2024年03期 v.52 419-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机器学习辅助图像识别红细胞抗氧化研究

    徐晓龙;张成霖;翁奇萍;邓水连;熊玉珍;黎妍文;秦传波;曾军英;刘长宇;郏建波;

    细胞形态是原始的生物学特征,可以提供有关细胞生理或病理状况的内在信息。与通过肉眼比对分析细胞形态的方法相比,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图像识别方法有望提高分析速度和精度。本研究建立了细胞形态图像分割、识别和计数的氧化损伤分析模型,并将其用于研究红细胞抗氧化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以正常红细胞比率计,本模型获得了与经典生化指标一致的结果,表明本模型可用于分析红细胞氧化损伤程度。本方法无需细胞染色或细胞破碎等操作,可在2 h内获取结果;而且因为采用显微图像获取细胞形态信息,可实现细胞的实时监测。本模型有望拓展应用于环境毒理学有关细胞形态、细胞活性水平等方面的研究。

    2024年03期 v.52 429-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于碳点与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葡萄糖直接电化学传感平台

    颜文菊;张子豪;庞元昊;周雪英;王钰;袁亚利;

    构建了一种基于碳点(CDs)与金属有机框架(MOF)复合材料的无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采用水热法分别制备了不掺杂、掺杂硼和掺杂氮的3种碳点C-CDs、B-CDs和N-CDs,进一步分别与ZIF-67进行复合,制得3种CDs@ZIF-67复合材料,将其修饰在玻碳电极(GCE)上,构建了高灵敏无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CDs与ZIF-67的复合能够有效改善MOFs导电性较差的问题,进而改善其催化活性。CDs掺杂N元素后,N元素诱导CDs表面产生更多的缺陷,加快了电子转移速率,因此N-CDs@ZIF-67的电催化性能最佳。基于N-CDs@ZIF-67修饰GCE构建的传感器的响应电流与葡萄糖浓度在0.1~1000μmol/L和1000~7000μmol/L两段范围内分别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31.8 nmol/L。将此传感器用于实际人血清样本中葡萄糖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101.5%~109.0%,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1%,显示出良好的实用性。

    2024年03期 v.52 439-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